香港服务器 https://www.changxingyun.com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7月13日,英国执政党保守党举行新党首选举首轮投票,8名候选人得票超30票方能进入第二轮。当天下午五点,首轮投票结果出炉,英国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RishiSunak)获得88张投票,位居榜首;英国前外相亨特(JeremyHunt)和上任不到24小时就“背刺”约翰逊的新财政大臣扎哈维(NadhimZahawi)则得票不足30票,首轮出局。 苏纳克资料图 在7月13日举行的英国保守党新党首选举首轮投票中,苏纳克获得保守党358名国会议员中88人的支持,得票数居首轮选举第一;英国前国防大臣彭妮·莫当特(PennyMordaunt)获67票位居第二;英国外交大臣利兹·特拉斯(LizTruss)则以50票位列第三。 除这三位外,英国国会下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图根达特(37票)、前政务次官巴德诺赫(40票)和总检察长布雷弗曼(32票)也都顺利进入第二轮选举投票。 英国前外相亨特和新任财政大臣扎哈维则因得票未满首轮选举门槛的30票而出局。亨特出局后随即宣布支持苏纳克。 英国保守党新党首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图源:英国保守党官方推特 资料显示,苏纳克于1980年出生于英国南安普顿,父母是生于东非的印度裔移民。苏纳克于2015年当选英国国会议员,2020年担任英国财政大臣。 上周,英国政坛因“平彻丑闻”迎来一场大地震,60多名政府官员先后辞职,“逼宫”首相约翰逊,要求其下台。而掀起这波“辞职潮”的,正是当时的财政大臣苏纳克,他和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于7月5日双双辞职,率先向约翰逊发难。 苏纳克在辞呈中直言自己和约翰逊在经济政策上存在明显分歧。他写道:“公众期望政府能够正确、称职和认真地管理国家。我相信这些标准值得为之奋斗,而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是我辞职的原因。” 当地时间7月7日上午,约翰逊发表声明,同意辞去保守党党首一职。隔天,苏纳克正式宣布参加保守党领袖竞选,并开始作出政策许诺。他声称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他将重启信任,重建经济,重整国家。 但据英国天空新闻网(SkyNews)报道,苏纳克的竞选网站早在约翰逊宣布辞职前一天(7月6日)就完成了注册。 彭妮·莫当特(左)VS里希·苏纳克(右) 据赔率网站Oddschecker,目前最被看好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的是苏纳克和前国防大臣彭妮·莫当特。 路透社则报道称,虽然苏纳克可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候选人,但根据英国分析公司YouGov对近900名保守党员所做的民意调查,最获青睐的是莫当特。民调结果显示,若莫当特闯入决选,她将会击败其他任何对手。 英国保守党新党首选举第二轮投票将于14日进行,保守党国会议员将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投票,每一轮得票数最少的候选人将被淘汰,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位候选人。最后,约16万名保守党成员将在最后两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新党首。 英国保守党目前预估,最后两位候选人将在21日之前出线,而最终的投票结果将在9月5日宣布,届时鲍里斯·约翰逊将移交首相办公室的钥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延伸阅读: 英特种部队被曝在阿富汗滥杀平民:比赛谁杀得多 据报道,有媒体调查显示,此前驻阿富汗的英国特种部队“特别空勤团”(SAS)的一支中队曾多次杀害战俘和未持有武器的平民。报告显示,其很有可能在一次为期六个月的任务中非法杀害了54人,其中包括两名15岁、16岁的男孩。 有知情人士透露称,他们目睹了SAS成员在突袭中杀害手无寸铁的人。据知情人士所说,这些英国特种部队成员使用所谓的“空投武器”,即在现场放置AK-47步枪,使他们的杀人“合法化”。 曾在该特种部队服役的几位人员透露称,该特种部队下属的几个中队甚至相互“竞争”,看谁杀的人多。而被英国媒体调查的中队事发时正试图“赶超”上一个部署在这里的中队。 媒体调查显示,此前驻阿富汗的英国特种部队“特别空勤团”(SAS)的一支中队被曝曾多次杀害战俘和未持有武器的平民 报道还指出,上述部队的行动记录曾引起英国特种部队高层的怀疑,时任特种部队负责人史密斯将军(MarkCarleton-Smith)听取了涉嫌“非法杀戮”的简报,但此后仍让该中队继续在阿富汗执行任务,而且英国皇家宪兵发起相关调查时,史密斯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空投武器”掩饰非法屠杀专家:弹孔表明是“处决式”杀戮 报道称,该项媒体调查分析了数百页关于SAS的行动记录。据悉,这份行动记录包括了从2010-2011年期间该特种部队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进行的数十次“杀或俘”的突击行动。 有了解英部队筛选“突击行动目标”的人透露称,该部队的情报存在严重问题,这意味着平民很容易被误列入目标名单。 一位知情者介绍称,确定行动目标的过程通常很仓促,情报人员会通过一个简短的讨论来确定他们认为是“行动目标”的人员名单,然后将名单传给特种部队,执行击毙或抓捕的命令。突袭过程中,SAS一般会先把室内的人全部带到室外并将他们控制住,随后带一名熟悉室内环境的人返回室内协助搜查。 报道称,在分析完相关行动记录后,发现了“惊人相似的报告话术”,在这些记录中,“被杀目标”都是因为“返回室内后从家具后面拿出AK-47步枪或手榴弹”才被射杀的,而这在其他英军部队的记录中没有出现过。 该调查报告列举的一些记录显示:2010年11月29日,该中队杀死了一名男子,因为他“试图扔手榴弹”;2011年1月15日,该中队杀死了一名男子,因为他“把手伸到床垫后面掏出一枚手榴弹,并试图投掷”;2011年2月7日、9日和13日,该中队皆以“试图用步枪与部队交火”为由杀死数人;2011年2月16日和4月1日,该中队又皆以“试图从桌子后面掏出AK-47步枪和试图扔手榴弹”杀死数人。 消息人士称,部队情报存在严重问题,平民很容易被误列入目标名单 具体而言,据报道,2011年2月,英特种部队人员对赫尔曼德省的一个村庄的宾馆进行了夜袭,杀死了9人。按照英特种部队的说法,他们乘直升机抵达村庄时,有人朝他们开火,他们才不得不开枪射击杀死了所有人。英特种部队的报告称,在现场只发现了三把AK-47步枪。 报道指出,正常情况下,武器应该比人多得多。有官员指出,在这些突击行动中,被杀的人比从现场找到的武器还要多,这表明SAS极有可能在射杀“手无寸铁”的人,并在杀人后将武器丢在现场,从而伪造证据。 报道还指出,相关文件中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SAS成员的受伤的记录。 熟悉英国特种部队武器的专家内维尔(LeighNeville)在看到现场照片时分析称,从弹孔来看,目标离地面很低,这意味着目标可能是蹲着或趴着的,这并不是常规的战斗姿势。弹道专家在查看过现场照片后也表示,这些弹孔表明现场发生的是“处决式”的杀戮,而不是双方交火。 弹孔离地面很近,专家认为现场发生的是“处决式”杀戮而并非交火 英国皇家宪兵一名匿名调查人员表示,现场的图片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我们感到非常担忧,因为墙上的弹痕离地面非常近。”据介绍,英国皇家宪兵自2014年起就发起了“诺斯穆尔行动”(OperationNorthmoor),开始调查数十起有关英国特种部队在2010至2013年间非法杀害平民的指控。 不过调查人员透露称,他们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受到了英国军方的阻挠,该项行动于2017年被叫停,并最终于2019年结束。英国国防部当时表示,没有发现任何犯罪的证据。不过调查小组成员透露称,他们对这一结论有异议。 高层怀疑“故意杀人并捏造杀人证据”后自查 其实,英特种部队高层并非没有对这一系列的疑点产生怀疑。据报道,一位在英国特种部队总部工作的高级官员在看到相关行动记录报告后就表示了担忧。他说:“有很多人在夜袭中死亡,而报告中给出的解释非常苍白。类似的情况不断重复,很明显,这中间有问题,而这也引起了高层的怀疑。” 报道称,根据内部邮件显示,官员们在看到相关行动报告时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难以置信”。有一名官员曾发邮件告诉同事说,这已经是两周内第十次“协助中队返回室内调查”的人暗里摸出AK-47步枪、第八次有人从窗后面摸出手榴弹但幸运地没有爆炸。 报道还指出,在2011年4月,就有特种部队军官写信警告特种部队领导人称,有证据表明成员在“故意杀人并捏造合法杀人证据”。英国特种部队助理参谋长也警告称,SAS成员可能正在“杀死不构成任何威胁但处于战斗年龄的男性”。英特种部队高层有官员也在一份秘密文件中称,特种部队在实际行动中可能存在“蓄意非法杀戮”。 随着担忧的增加,英特种部队高层也“罕见”地派出官员对该中队的行为发起正式调查。报道称,负责调查的军官到阿富汗进行调查后相信了SAS的报告说辞,不过调查军官并没有去过被突袭的现场,也没有采访过除军方人员以外的人,甚至此次调查报告结果也是由涉事中队的指挥官签署的。 负责人被曝听取“非法杀戮”简报后隐瞒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报道还称,时任特种部队负责人史密斯将军实际上听取了相关“非法杀戮”的简报,但他仍让该中队继续在阿富汗执行任务。当英国皇家宪兵发起关于谋杀的调查时,史密斯也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2011年在阿富汗担任皇家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的奥利弗·李(OliverLee)上校表示,媒体调查后所提出的不当行为指控“令人震惊且难以置信”,应该对此进行公开调查。他表示,特种部队领导人没有公布证据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英国国防部则对媒体的调查报告进行了反击,并指责该调查证据不足。英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称,军方暂时没提供新的证据,但如果有的话,皇家宪兵将考虑按照证据作出新的指控。 实际上除了英国,澳大利亚驻阿富汗军队也曾多次被曝出杀害平民等丑闻。 据新华社2020年报道,澳大利亚国防军司令安格斯·坎贝尔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共有25名澳现役或前国防军人员涉嫌在阿富汗参与杀害囚犯和平民,建议对其中19人展开刑事调查。调查发现,在驻阿期间,有25名澳军人涉嫌参与23起杀害囚犯和平民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共有39人被杀害,另有2人被虐待。 报告称,这些事件都不是发生在激烈战斗中。被杀人员有的是澳军在执行任务时碰到的阿富汗当地人,大多数是已经被抓和受到控制的人。调查还发现,有年轻士兵在指挥官要求下射杀囚犯,以完成第一次射杀训练。澳军人还把武器放在“在行动中被杀的敌人”的尸体旁,作为被杀者是“合法目标”的证据。 红星新闻记者黎谨睿编辑执行 俄罗斯"欢送"约翰逊候选者中几乎无人愿意对俄缓和 在短短一天时间内遭遇超过50名内阁成员辞职逼宫之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终于同意将辞任保守党党首以及英国首相一职。当地时间7月7日中午,约翰逊顶着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走出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黑色大门,只花了五分钟匆匆做了一个辞职演说。这标志着约翰逊成为了六年里连续第三位在任内辞职的英国首相。 外媒报道截图 和他的前两任同事一样,在保守党正式启动党首选举程序并选出新一任党首之前,约翰逊仍将带领一个看守内阁执政,并继续担任首相之职。目前看来,英国不会因此启动大选程序,大约几周内,保守党党内新选出的党首就将经由女王任命,成为新一任的英国首相。 在辞职演说中间,约翰逊回忆了自己三年首相任内主要做的几件大事。首先是带领保守党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优势赢得2019年底的大选,获得人民的授权并顺利完成了脱欧;其次是他带领英国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了新冠疫情的封锁和限制,尽管他本人在病毒第一波大流行期间一度感染并被重症监护,在鬼门关走了一波;第三,也是他认为最重要也是在最开始就强调的:“领导西方,对抗普京,支持乌克兰人民为自由而战”。 最大程度地支持乌克兰 毋需讳言,这次俄乌战争中,英国是所有西方大国中支持乌克兰声音最强、力度也最大的一员。全面战争二月底刚一爆发,两三天内英国媒体就依靠自己强大的新闻敏感和职业度,站在了基辅、哈尔科夫和敖德萨的最前线。此后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里,英国各大电视台和平面媒体几乎停下了所有的日常报道,24小时全方位关注乌克兰战事的进展,不断从前线传回第一手的资料并提供分析研判。英国人对乌克兰遭遇的同情,和对俄国领导人和俄军行径的愤恨情绪,也瞬间被拉到了高点。 约翰逊在英国伦敦唐宁街宣布辞职 同时,在所有北约国家中间,除了与俄乌接壤唇亡齿寒的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之外,英国政府对乌克兰政府、军队和难民的实际支持力度可谓空前。战争刚刚爆发,约翰逊就频繁召开英国最高级别的国家安全“眼镜蛇会议”,以最快的速度对远在东欧的战事作出全方位的反应。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对乌克兰政府和泽连斯基总统本人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外交支持;在北约框架内尽其所能,对乌克兰军队展开了最快和最大规模的军援行动;同时,保守党政府也一反之前对难民问题的谨慎表态,宣布英国将大规模无上限接收乌克兰难民,为此,英国内政部的签证与移民管理局暂停了手头几乎所有的积压个案,全力处理乌克兰难民前来英国的避难申请。 战争初期,乌克兰能顶过俄军突袭,稳住基辅战线并转入相持,就得益于北约国家提供的海量援助。这其中,英国和瑞典共同研发,并由英国政府大量提供给乌军的“新式轻型反坦克武器”(NLAW)便携导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武器轻便易携,简单上手,可单兵携带发射,射后不理,并且具有攻顶模式,成了俄军坦克的“开罐器”噩梦。战争至今,总共有超过3500套NLAW导弹被交付给了乌军,而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开战不久乌军即陷入与俄军优势装甲部队的苦战之际及时交付的,可谓雪中送炭。 外交场合中,约翰逊也充分发挥了他擅长危机外交,尤其善于利用领导人的私人关系进行国家交往的优势,无论在乌克兰还是西方世界,都为英国赚足了好感度。战争伊始,泽连斯基总统只能无奈身居总统府地堡,躲避空袭和暗害,约翰逊时常与他通话表达支持,邀请他在英国议会发表视频演讲。在基辅之围稍解之时,4月9日,约翰逊冒着一定风险,成为第一批到基辅进行访问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他和泽连斯基在乌总统府院子里像是老友劫后重逢一样亲密拥抱,成为镜头焦点,在乌克兰和西方社会都传为佳话。 “乌克兰最好的朋友要离开了” 约翰逊短短三年的首相生涯中,内政最高光的时刻当属2019年破纪录赢得大选,而外交上就要首推在乌克兰冲突中的活跃表现了。但是,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外交成就,最终还是没能敌过他因为过往行为失当导致的执政危机。根据民调,英国公众对于首相在俄乌战争期间的表现大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但即使是保守党支持者,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支持这样一位行为放荡不羁的首相继续代表本党领导国家。 约翰逊 约翰逊的下台,最主要原因就是疫情封锁期间带头违反规定,在首相府时常组织饮酒派对,引发全民愤怒,导致保守党在5月的地方选举和6月的两场议员补选中惨败。同时他任人不淑,副党鞭平彻的性丑闻被曝出,之后他又处理失当,给了内阁重臣反叛的借口,最终引发了辞职潮。如果一定要说他的下台和俄乌战争有什么关系,那也只能说,由于战争导致的国际能源价格狂飙,英国民众正在40年中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中苦熬支撑,而约翰逊政府似乎并没有及时拿出诚意减税支持。英国民众总体上十分同情支持乌克兰不假,但是眼看着飞涨的油价气价电价账单,大家还是期待政府能像支持乌克兰一样,也为本国百姓纾困解难。 约翰逊突然下台,让他在英国的反对者欢呼雀跃。但是,远在乌克兰的民众心头却开心不起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乌克兰语频道推特下面,很多乌克兰网民发上一个“孩子流泪”的表情包,回复新闻推送。而据路透社报道,当约翰逊决定辞职的消息传到基辅,很多基辅市民都表达了感激和不舍之情:“鲍里斯是乌克兰的朋友”,“他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帮助”,“我的酒吧会永远欢迎他来免费喝酒”。可以说,约翰逊对乌克兰不遗余力的支持,的确是为他在基辅赢得了好感,只可惜,最终能决定他命运的一群人,不在基辅,而在伦敦。 对于约翰逊的被迫辞职,泽连斯基总统在第一时间更新推特,表示“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难过,鲍里斯是乌克兰真正的朋友”。而他的对手,俄前总统、现任国安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幸灾乐祸地表示同意:“乌克兰最好的朋友要离开了”。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则直言不讳:“约翰逊真的很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喜欢他。” 佩斯科夫此言不虚,尽管被父亲取了个斯拉夫名字“鲍里斯”,但无论意识形态还是现实外交中,约翰逊都是西方当前主要政要中对俄现政府持最敌视态度的一位。他数年前第一次入阁,担任梅政府的外务大臣时,就亲自处理了前格鲁乌叛逃间谍斯特利帕尔父女在英国被神经毒剂谋杀(未遂)的大案,当时约翰逊主持驱逐了几十名俄罗斯驻英外交官,英俄一度走到断交边缘。而这次俄乌战争爆发后,约翰逊批准冻结俄政府、国企和亲普京的俄国寡头在英的资产,尽数转给乌克兰做为援助和战后重建。 不过,约翰逊的离任并不意味着英国政府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会有明显转圜。目前呼声较高可能接替约翰逊成为新任首相的人选中间,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愿意缓和对俄关系的人。当下接任赔率最低的国防大臣华莱士,是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毕业生,英国陆军上尉军官出身,这次俄乌战争中间若干次亲临乌克兰一线。而其它排名靠前的人选中,如外相特拉斯、下议院外委会主席图根哈特,都是久已出名的鹰派。可能只有前任财相苏纳克因为之前不在外交领域工作,对俄乌一事态度未知。但是由于保守党的党首选举程序,最后两位候选人是要由全英的保守党注册党员通过邮寄投票来决出胜负,如今的英国民意之下,任何一个对俄态度暧昧的候选人,应该都不大可能在这种选举中胜出。 (作者系政治评论人,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英国保守党华人之友成员)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