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河南一重刑犯逃到新疆,警方追凶26年,谁知歹徒早就被送进火葬场

2022-05-21| 发布者: 武昌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2020年6月初,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小方正在招待着几位特殊的客人。这是小方与这些人打交道的第26年,这26年来......

2020年6月初,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小方正在招待着几位特殊的客人。

这是小方与这些人打交道的第26年,这26年来,这群人一直在更新换代,但他们的身份却始终没有变过,都是警察。

而且,这些警察每年都雷打不动地从浙江萧山远道而来,跨越几千公里,就是为了从小方口中打听一个人的消息。

早在小方三岁那年,他的父亲方某犯了重案,从此以后便音信全无了。不久后,母亲抛弃了亲生儿子,选择了改嫁,小方从此成为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原本以为这已经是世间最悲惨的事,可父亲长达20多年的逃窜,给小方本就艰难的生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浙江萧山受理此案的警察认为,方某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小方一个亲人,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联系小方。

办案民警

因此,这20多年来,这件案子的卷宗被一代一代传下去,每一个受理此案的警察都会得到一个特殊的任务:每年都要抽出几次机会,奔赴方某的老家河南,对他儿子小方进行问询。

只可惜,问询的结果常常让人失望,小方总是坚持着“不清楚,没见过,没收到”的三无回答,警察也一直没能从小方那里得到任何线索。

可这一次,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就在警察照例询问完,得到了和之前同样的答案,准备离开小方家的时候,小方突然说了一句奇怪的话:“说不定他都已经死了,你们就算找也是白费工夫,干嘛这么坚持呢?”

警方走访

警察定定地看了小方一眼:“就算他死了,我们也要把他找出来,这不是费不费功夫的事,而是要给那些受害者一个交代。”

小方一愣,随即低下头道:“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其实7年前我曾接到过一通外地打来的电话,那人说······我爸爸就快要死了。”

警察们对视一眼,无比惊诧,但仍然不敢全然相信。他们立刻赶回萧山,迅速成立专案小组,誓要将这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方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让警察连着26年坚持寻找,哪怕得到他可能已经死了的消息也不愿放弃?

小方的话又是真的吗?还是仅仅是为了帮方某逃罪,让自己摆脱警察盘问的烟雾弹?

警察

方某

这一切,还要从二十多年说起。

那一年,方某离开老家河南,来到浙江萧山打工,给一家裁缝铺帮忙打下手。

裁缝铺的老板老金是个和善的人,和老婆两个人一起经营着这家店。两人都是踏实肯干的,手艺又好,生意做得可谓是红红火火。不过很快,老婆就怀孕了,老金为了让她少干点活,特地请了几个帮工,方某就在其中。

方某没在这里干多久,但这段时间的经历足以让他对老金家的收益感到眼热。不过那时候,方某还没有起什么别的心思,只是觉得有些羡慕。

离开裁缝铺后,方某去别的地方打工。那些活又苦又累,方某做着做着,想起老金一家优渥的生活,心里便有些蠢蠢欲动。

方某照片

他联系了之前一起在裁缝店帮工的郑某,两人开始密谋一件大事。

1994年8月20号,方某和郑某摸到老金家的裁缝铺门口,趁着夜色持刀挟持住了正打算关店回家的老金。

两人原本的计划是先把人控制住,在老金身上搜刮一番,再进去拿店里的现金和首饰。他们都在这里干过,知道老金一家会把贵重的东西放在哪儿。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即便他们俩包得非常严实,老金却还是认出了他们的身形和声音。

郑某看了一眼方某,害怕得腿肚子都在打颤,像他们这样的短工,大街上到处都是,老金怎么可能凭着短短几天的相处就记住他们?

郑某与方某

其实他们忘了一件事,老金是裁缝,最擅长的就是丈量别人的身形。他又是个老师傅,用眼睛一扫就知道对方的大概尺码,下意识便记下了这些数字。

认出他们的身份后,老金反而没有那么慌乱了。

他停下从兜里往外掏钱的动作,气冲冲地骂道:“你们这两个小子,我对你们也不薄吧?好吃好喝供着,还给你们比其他地方高的工资,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我的?还有没有点良心?”

方某并没有听老金在说什么,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老金又放回兜里的那些钱上。有了这些钱,他就不用吃苦受累地干活,轻轻松松就能过上好日子。

抢劫的钱财

欲望一下子冲昏了方某的头脑,他拿起手里的刀,狠狠地刺进老金的肚子。郑某惊呆了,随即反应了过来,也冲上去补了几刀。

老金妻子听到声音不对劲,抱着女儿出来的时候,正看到他们往自己丈夫肚子里捅刀子的场景。

老金妻子大哭一声,冲上去想救自己的丈夫,却反被方某和郑某制住,同样身中数刀身亡了。

方某和郑某杀红了眼,连老金那个一岁大的女儿也没有放过。他们捂住孩子的嘴巴,拿起刀就冲那小小的身子捅了进去。

金家三口瞬间都倒在了血泊中。方某和郑某趁此机会抢光了裁缝铺里的现金,还拿走了一条金项链和两个金戒指。

抢劫的金项链和金戒指

两人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将赃物一分为二,随即便约定好分头离开这里,以免以后彼此拖累,被人一网打尽。

第2天早上,邻居发现金家裁缝铺里传来一阵一阵的血腥味,这才发现了这起惨案。邻居急急忙忙将金家人送到医院,只是那时,金家夫妻早已死去多时,只有小女孩还留着一口气。

金家家破人亡,唯一留下的孩子也浑身是血,身负重伤。而恶人郑某却一路逃窜到新疆,在那里过了三年平平安安的日子。

直到1997年,有人去新疆打工,认出郑某正是三年前那起恶性案件的通缉犯,将他举报,郑某才终于被绳之以法,判处死刑。

只是,郑某被处决了,方某却仍然在外逃窜,而且一逃就是26年。

警方证物

这26年来,萧山的警察从来没有放弃追踪方某。但因为案发那时技术相对落后,两人作案之后又逃窜及时,警方便一直都没能找到方某的踪迹。

因此,警方只能选择最下策——守株待兔,在方某的老家河南蹲着等待线索。只是没想到,方某这么沉得住气,20多年都没有回家里来看看。

这么一来,唯一的线索就只剩小方说的那个电话了。

电话

根据小方所说,20年来,他确实没有得到父亲的丝毫消息,父亲也没有主动联系过他,这让本就没怎么相处过的父子两人感情更加稀薄。

网络图

但他们两人毕竟是彼此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小方对父亲的感情也很复杂。既期盼着他来找自己,又期盼着他最好永远不要出现。

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心绪中,小方接到了那个电话。

电话对面并不是他父亲本人,而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女声。对方告诉他,方某之所以能逃这么多年,是因为他早就改名换姓成了王某,一直躲藏在新疆。

可是现在方某得了重病,马上就要死了。他只剩下小方这唯一一个亲人,所以非常希望小方能来见他最后一面。

“我当时刚刚20出头,性格暴躁冲动,特别恨他毁了我的一生,便直接挂了电话。后来,对方没有再打电话过来,我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网络图

“你确定对方说的是新疆吗?”萧山刑警徐银龙心头一震,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当时郑某也是潜逃去了新疆。

小方点点头:“是的,新疆哈密。我原本想着,他死了也好,就当是赎罪了。可是没想到,就算他死了,你们也还是要抓到他。”

徐银龙对小方的话不置可否。他们仍然不能断定小方所言的真实性,即便小方说的是真的,他们也不能保证方某没有欺骗儿子小方。

如果方某非常狡猾,利用儿子来混淆警方的视线,让警方以为他死了,从此销案,那方某便可以彻底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是他们身为警察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

专案组成员

因此,萧山警方思来想去,决定派老刑警徐银龙和施生祥一起去新疆查个清楚。

这两人一个有十几年的法医经验,一个非常擅长追踪,只要有一丁点线索,他们就能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两位警官到达新疆后第一个锁定的地方是新疆哈密市的殡仪馆。因为如果小方接到的那通电话中说的是真的,那早在2013年,方某应该就已经死在哈密。

所以,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三件事,第一,方某到底有没有来过哈密?第二,2013年,这里是否死去了一个叫王某的且已经被火化的人?第三,这个王某是否就是化名了的方某?

幸好殡仪馆中的资料详实,且7年过去了都没有被摧毁,两位警官在这里翻找了一天,终于找到了7年前死去的王某的资料。

伪造的身份证

这个王某户籍在新疆,家庭关系简单,不过,他的生平看起来和河南的方某八竿子打不着。只是有一点蹊跷,那就是他的容貌确实与年轻时候的方某有几分相似。

两位警官没有办法根据这些简薄的资料确定王某的身份。

就在这时,徐银龙警官突然看到在尸体火化的同意单上有一个叫阿翠的女人的签名。这说明王某和阿翠之间一定有非常亲近的关系,那么,只要找到阿翠,就可以确认王某的身份。

两位警官赶忙到当地的派出所去查阿翠的户籍,让他们失望的是,早在2015年,也就是王某死去两年后,这个阿翠也因病去世了。

两位警官没有气馁,他们又调转思路,去当地的医院一个一个进行排查。

王翠某的身份信息

他们觉得,既然这个王某是因病去世的,那么在他去世之前,一定曾在某个医院就诊过。如果幸运的话,他们说不定还能在医院里找到王某的资料。

可是,7年的时间太长,病人又已经去世,医院早已将这些资料全部销毁了。

线索

线索一下子断掉了。那个电话提供的消息实在有限,除了新疆哈密和重病身亡外,徐银龙难以从这简单的几句话中提取出更多的信息。

他有些气馁地坐在路边,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新疆人发呆。

就在这时,徐银龙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人在路过我们的时候,都会好奇地看一眼我们的脸。”

网络图

搭档施生祥点点头:“这不很正常吗?突然看到和自己长相很不一样的人,正常人都会多几分关注吧。”

徐银龙突然转过来:“那你说,王某一张普通内地人的脸突然出现在新疆,当地居民会不会也觉得很奇怪,对他多几分印象?”

施生祥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知不知道,这个工程量有多大?”

施生祥知道徐银龙的想法,如果想要知道当地居民记不记得王某,必须挨家挨户地去询问盘查。

可这里的情况和他们萧山不同,新疆地广人稀,家家户户之间距离甚远。有时候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光坐车都要耗费20分钟。

网络图

如果当真一户户去问,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打听,这工程量必然十分巨大。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难的是当地会说普通话的人很少,他们根本难以沟通。最后,徐银龙和施生祥还是决定这么做。毕竟,这是他们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也是确认王某身份的唯一线索。

两位警官拿着王某的照片开始挨家挨户地询问。但时间过去的实在太久,这种大海捞针的方式效率又低,好几个月过去了,两位警官还是没能找到认识王某的人。

难道那通电话确实是假的,是方某自导自演的局?两位警官陷入深深地怀疑。

就在这时,一个叫田林的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僵局。

网络图

田林不光认识王某,还和他相处过几个月。他说:“王某和阿翠曾经租过我伯父的房子,在那里住了半年,所以我们之间还算熟悉,我和王某还一起喝过酒。”

在田林的印象里,王某是个憨厚老实的普通人。他常穿一身旧式的老西装,戴一个大黑墨镜,骑着他那辆旧摩托车四处找活干。

“我记得他当时是打短工的,东边干几天,西边半个月,做一些简单的活糊口。阿翠应该是他的妻子,租我伯父家房子的那半个月,他们一直住在一起。”

沿着这条线索,两位警官又找到了王某之前常常打工的地方,在那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人证——小刘。

办案民警

小刘和王某是打短工认识的,两人关系不错。2013年,王某发现自己得了肝病,病情严重,还有传染性。阿翠有些害怕,偷偷离开了他。

小刘看不过去,便主动去照顾王某,在王某临死前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小刘陪伴着他。所以,小刘知道王某死之前住在哪里。

徐银龙激动不已,医院里有关王某的资料早已销毁,没留下任何生物成分帮他们核实王某的身份。

但如果能找到王某生前住过的地方,说不定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王某的生物检材,让他们拿回去做DNA鉴定。

网络图

听过他们的需求后,小刘说:“当时王某病得非常严重,就连躺在床上的时候都在不停咳血,说不定在他躺过的床上能有你们想找的东西。”

三人连忙赶往王某最后住过的地方,让他们失望的是,这里的房东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早在王某死亡之后不久,房东就把房子卖掉了。

徐银龙失望极了。

就在这时,一直盯着房子回忆的小刘突然出声:“徐警官,你看到那边堆着的废弃家具没?那张木头床,似乎就是王某当初睡过的那个!”

三人精神一振,连忙戴好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床搬了出来。

木头床

徐银龙和施生祥开始现场模拟,在院子里将床和其他家具还原成王某还在世时的摆放顺序。接着,他们躺在床上,开始模拟王某当初的情景。

在小刘的配合下,他们成功还原出王某当初斜靠在床上的样子,并成功推算出王某咳血时的位置,在那里提取的王某留下的生物检材。

接着,他们立马将检材送回萧山,并与方某前妻和小方进行DNA鉴定,最终确认了三者之间的遗传三角关系,证实了只有王某和前妻结合才能形成小方这样的DNA。

那么,这个王某,必然就是小方的父亲方某!

木头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多年的坚持和努力,终于让萧山警方将这个逃窜多年的恶人“追捕归案”。

只是没想到,方某的贪念,竟让他自己早就落得个众叛亲离,孤零零死在异乡的结局。

不知方某有没有为自己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沾沾自喜过,但他一定没想到,天道早就对他做出了这样的审判。

这下子,被害之人可以瞑目,生者也终于能够释怀了。


PI3k https://www.pidrug.com/drugs/pi3k/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武昌信息港 X3.2  © 2015-2020 武昌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