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俄方称中俄暂停科学合作,并给出原因,赵立坚扎哈罗娃双双回应

2022-04-19| 发布者: 武昌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院长谢尔盖耶夫的一番发言,引起了各路媒体的普遍关注。他称,受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
中软国际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院长谢尔盖耶夫的一番发言,引起了各路媒体的普遍关注。他称,受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自3月份以来,与西方的科学合作已陷入停滞,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进度也随之放缓。

对谢尔盖耶夫的这番话,外媒解读为称中俄两国暂停科学合作,从而引发大量舆论。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15日报道,俄科学院副院长巴列加进行解释,称两国科学院始终保持密切沟通,俄方也尊重中方的科研环境及文明情感,最近受限于西方制裁,双方不得不停止部分交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将这种小停顿,渲染成停止合作,无疑是夸大其词。中国具备巨大的科研潜力,对与俄罗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就在同一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俄塔斯社记者就此事提问。赵立坚回应称,中俄两国科技交流合作均正常推行,两国将继续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务实推进相关合作。他还强调,科技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良好态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国科技合作潜力巨大,且具备广阔的前景。

4月16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中俄两国科技合作予以高度评价。她表示,中俄科技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国科学界及科学院的互动,正持续稳步发展。

扎哈罗娃还特别指出,2020至2021年,双方成功举行科技创新年,并于框架内开展千余项合作交流活动,部分成功的项目甚至转为定期举行。受国际局势及新冠病毒的影响,两国科学家在接触日程方面不得不予以妥协,所以在交流方面有所迟缓。但即便如此,专家们已适应现状,并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处长房强周也对媒体表示,中国科学院始终与俄罗斯科学家保持着联系,双边合作从未中断。

谈及中俄科技合作,以两国科技创新年为例。2019年6月,两国元首会晤之际,正式提出该项计划,并于2020年8月26日开幕,至2021年11月26日落幕。中国专家曾评论称,中俄两国加强科技合作,有助于挖掘彼此的内在需求及潜能,用以展开全方位长期合作,从而打破西方在科技领域对两国的制裁、孤立以及封锁,深化两国在科技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对于应对新冠疫情、加快经济复苏、实现两国各自的现代化目标,均具有积极意义。

莫斯科大学校长维克多·萨多夫尼奇院士也曾就中俄科技创新年发表看法。他表示,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某些方向甚至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却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努力汲取各方知识。

萨多夫尼奇还说,中俄在科技领域互有优势,恰好双方对于互利合作深感兴趣,联合创办实验室,提出联合研究课题,对于双方都有益处。

每当中俄关系有所波动之际,西方媒体就会闻风而动,极尽挑拨之事。但正如我外交部所言,中俄友好没有止境,拓展合作没有禁区。面对错综复杂、动荡不堪的国际环境,中俄作为背靠背的邻国,深化两国关系,加强彼此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绝不是几句流言蜚语所能动摇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武昌信息港 X3.2  © 2015-2020 武昌信息港版权所有